↑ 開工囉!
Day 1-3。
新家裝潢終於開始動工了!跟大家略微分享一點心得。
1. 木工施作
為了確保木工的施作能夠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自己親自監工當然是絕對必要的!只是沒想到監工竟是如此累人的事,首先第一點,師傅都是早上8點就開工,這對平時都是快10點才進公司的我,要這麼早起就已是一大挑戰。
再來,原本自己畫的設計圖其實都非常的理想化,許多實作上會遇到的問題或細節,都是我們這種門外漢事前根本沒想過的事,特別像是一些收邊的部份該如何做,舉例來說,像窗內框的邊緣要怎麼收,是直接直角,或做平面斜邊,還是加單斜(就是有一點造型的小線板),還有,門板和門板之間、窗戶和窗戶之間會有縫隙漏光的問題,要不要加擋光條或是加隔框...等等,一下子木工一大堆行話搞得我頭很大,而且都是當場就要決定該怎麼做,如果一時無法決定,還得趕快翻書或是上網找圖。
↑ 大批建材進場
有時遇到一些我們想做的和他們平常習慣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時候,也是立刻就畫圖或是利用現場木條當道具,來和木工討論溝通。而且一些原本很理想的圖,最後也會因為必須牽就現場的環境,尤其像是樑柱的關係或是冷氣管線的問題,而不得不做些妥協和犠牲!
還有,木工施作最在意的就是尺寸的精準度,之前畫圖的時候也沒想那麼多,真正要做時,到底長度、厚度、高度要多少都要確定的很清楚,所以後來我也都隨身攜帶著捲尺,隨時就可以拿出來量。
↑ 書房隔間骨架
隨著木工的進度,每天都有新的問題出現,實在是腦力大考驗啊!果然紙上談兵和真正實作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 天花板線板目錄
2. 冷氣
樑柱和冷氣管線也是整個裝潢裡非常令人頭痛的一點!
↑ 為走冷氣管線準備做平貼的天花板
如果一開始在房子還可以客變之前沒有想清楚冷氣的位置要放在哪裡,最後的下場就是像這樣要打牆壁來改排水管的位置。可是說實在的,我覺得真的很難!除非你預先找設計師規劃,並且能夠很早就把所有的設計確定下來,否則最後還是無可避免的要打牆壁。而像我們自己設計的話更是不可能,因為很多想法都是慢慢成形,甚至最後大翻盤都有可能。
↑ 為了改排水位置的慘狀
另外一點就是,分離式冷氣室內機放置的位置也直接關係到冷媒銅管走線的長度,而銅管是非常貴的!簡單說就是錢啦!而且我原本的想法就是希望天花板能夠愈簡單愈好,所以要怎麼安排冷氣的位置,讓銅管線長可以愈短愈好,同時又能讓天花板包到最少,也是耗費了不少心思!
還有,因為我們所有天花板都要走線板,而為了讓線板不會遇到冷氣就斷掉,所以也不得不選擇做包樑。就是因為冷氣的關係,加上樑柱,真的很難有一間房間或是一個空間可以是擁有很完整的平面,這就是台灣公寓大樓的通病,我想,除非是自己蓋房子吧!
3. 插座開關
和冷氣排水孔位置是一樣的問題,如果沒在客變前想清楚格局,最後也會需要移位,而且還要多花錢。
4. 廚房用電
關於廚房的電源容量問題也是之前完全沒想到的事。
↑ 和水電師傅討論廚房的用電情況
當水電師傅進場時就發現電路供電會不足的問題,原本廚具面只有兩組獨立迴路,但能承受的瓦數都在2000W以下,但以我們的配制,一台洗碗機要1200W,一台微波爐要1000W,加上還有電鍋和其他電器,就遠超過負荷!所以還得再加大線路容量。
↑ 收工
木工們每日準時晚上6點收工,我則會盡量再趕過來看一看,最後關電關門。
很累很累!但看著房子漸漸成形,內心還是有種滿足感。